剧情介绍

被叫停的北京独立影像展最终在纽约“复活”
 《没有电影的电影节》放映结束后的问答环节。左起分别是电影人黄骥、翻译Connie Ka、电影人王我、活动组织者史杰鹏、钱盈和谢枫
 8月19日晚,纪录片《没有电影的电影节》在纽约哈林区梅索斯纪录片中心(Maysles Documentary Center)的影院进行了首映。这部反映去年夏天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事件全貌的作品,由众多艺术家、独立电影人、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所提供的影像素材共同组成,电影人王我进行剪辑整理,直到放映当天才匆匆完成最后的调试。其成片时间距离去年的事件发生刚好相隔一年。
 这也是题为“边缘影像:2012-14北京独立影像展最佳作品”系列展映活动中的第10场放映。刚过去的8月20日,纽约亚洲协会中展映了组织者之一的史杰鹏和Libbie Cohn合作的影片《人民公园》。至此,这次持续时长1个多月的活动已经过半,剩下的8场放映将在纽约亚洲协会、美国华人博物馆和Union Docs等处陆续举行,直到9月13日。
 活动的三位组织者钱盈(Karin Chien)、谢枫(Shelly Kraicer)和史杰鹏(J. P.Sniadecki)各自分别有着制片人、影评人和导演的身份,他们对独立电影,尤其是中国的独立电影有着长期的观察、研究和参与。在去年8月北京独立影像展被叫停之后,他们立即打算将这些影片带来纽约以示支持和声援。此外,三人还在今年7月7日发起网络筹款,在短短一个月内,活动共收到264位支持者总计近1.45万美元的款项,以用于邀请部分独立电影人来纽约参加放映的路费,以及活动相关宣传品的印刷制作等费用。
 北京独立影像展由栗宪庭电影基金主办,创始于2006年,近年来已发展成为中国一个较具影响力的独立影像展,但该影像展的发展也吸引了当局的注意。2012年,在宋庄举行的独立影像展在开幕仅3小时后便被当局拉闸断电,观众被驱散。去年,影像展仍然举行,但在开幕前夕被当局叫停,之后其宋庄的办公所在地遭到断水断电,执法者强行进入带走了电脑、文件和电影资料,甚至在交涉中发生了肢体冲撞等一系列事件。这其中牵涉到自由表达、政府审查和公共活动的组织等敏感问题,因而难以避免地陷入重重纷争之中。
 在去年北京独立影像展被迫中断后,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就像哈维尔所说的“后极权社会由恐惧感维持”:“在我看来,中国官方统治者也是处在极度的恐惧状态中……它对任何的风吹草动,对任何人群的聚集都是心怀恐惧,因为它不知道这些人会做什么、说什么。拿官方的话来说就是‘要将其扼杀在萌芽中’。” 因此“被禁作品”、“中国不想让你看到的电影”等措辞,自然成为了大部分当地媒体对此次展映进行报道的标题。
 尽管与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被叫停的事件密切相关,这次纽约的展映却并非对前者的直接挪移或复制,在北京独立影像展艺术总监王宏伟的建议之下,精选了过去三年参展过的优秀作品。除了艾未未的《平安乐清》、胡杰的《星火》等政治类题材,还包括了大量的纪录片(如邹雪平的《吃饱的村子》等)、实验艺术电影(如陈轴的《我不不不是陈轴》等)、女性导演作品(如文慧的《听三奶奶讲过去的故事》等)和动画短片(如白斌的《猎人与骷髅怪》等)等多种形式和门类。在全部29部参展影片中,有至少10部在此前获得过各类奖项,确实可谓中国独立电影中的“最佳作品”,也向纽约的观众提供了一次较为全面的呈现。
 组织者之一的谢枫表示:“我最初对作品的选择并不完全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而是因为这些作品本身用特别的方式展现出了中国艺术家和电影人们非常美妙的创造力,他们用作品呼应了当下快速变化的中国。”“新的艺术形式”,而非政治题材的表达,是谢枫从这些中国电影中所看到的最大闪光点。《纽约时报》的文章也认为,许多体制外的创作“并不一定涉及到政府认为的敏感话题”。
 电影导演史杰鹏有两部自己的创作也在这次展映之中。其中2013年的《玉门》与中国电影人黄香、徐若涛合作,作品介于真实和虚构之间的影像语言使其夺得了当年影像展的实验创新奖。史杰鹏仍然记得自己2008年初到北京的感受:“我当时觉得就像是找到了自己的家人和归属。这些中国独立电影人并不受到商业的驱动,也不是为了个人的安全感而进行创作,他们是在探索。”
 王我则谈到了影像展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有一点很好就是影像展常设有其他国家作品展映的单元,例如意大利、比利时、日本等等。影展的工作人员会很专业地翻译字幕,包括很多像是非洲或菲律宾等小语种地区的电影。平时看到的机会就少,也很少人去做这方面的工作。”文化的交流,或许正是北京独立影像展以及此次纽约展映等活动所希望促成和坚持的。
 独立电影遭到边缘化或是排挤并非只在中国发生。谢枫坦言东西方各有其艰辛之处:“在东方有政治审查,西方则是商业审查。拿中国来举例,与功夫片或是章子怡等明星参演的电影相比,成本低、预算紧的独立电影作品更难有机会在除了艺术节之外的活动上被看见。”
 尽管受众少,但独立电影在许多国家都有各自的推广渠道和发布平台。艺术院线是较为常见的专门机构之一。而与美术馆进行协作也渐渐成为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纽约的影像博物馆(Museum of the Moving Image)就在今年4月举行了台湾导演蔡明亮作品的专题展,用博物馆的眼光和策展补充了影院的语境,也将艺术电影带给更多观众。
 或许,独立电影在今天的遭遇也只是进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人们对陌生事物的排斥与否定也是独立电影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之一。在《没有电影的电影节》一片中,影像展主办者和电影基金创始人栗宪庭对着镜头聊到自己过往的经历:80年代时抽象艺术曾经一度被视为禁忌,后来大家才慢慢接受;之后当代艺术又成了禁忌,可现在也都为人所熟悉了。说起未来的计划,钱盈表示接下来的6个月将带着这些中国独立电影在北美进行巡展。而在宋庄,第12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开幕在即。

评论:

  • 愈建德 1小时前 :

    有拼凑意象之嫌,贾静雯的表现相比早前确实有脱胎换骨的变化。

  • 冠修真 5小时前 :

    从阳光普照,再到这部,我彻底认同钟孟宏了,电影背景是疫情下台北一对母女的状态,瞄准女性,确实空间更大,因为女性身上更有东西说。演技方面也很有展现的空间,很多场景都是带着口罩的,只能用眉头和眼睛来表现。最后母女在不同空间的对话很精彩,母亲担心着女儿,女儿的衣服上的字是don't sweat it。生活一定是最艰难的,可是未来怎么样谁能知道呢?

  • 旭璐 7小时前 :

    比起之前的那些“想到哪编到哪”的台式家庭片来说,本片毕竟是有一个核心主轴在的,但是一来我听金马颁奖词还以为“疫情”的背景有多重要,其实真的没必要,二来故事本来还是太弱了,觉得要往深了研讨也不是不行,但是就只能说大可不必

  • 告俊晤 9小时前 :

    口罩、大楼的帷帐、瀑布,刚好构成了一组由“蓝色”串联的,并覆盖身体、环境和精神的困境,最终,这组蓝色符号的逐一去除,则连接起女主角疗愈的全过程。

  • 旁月怡 5小时前 :

    比起之前的作品这部真的很笨拙又用力过猛。母女演员们其实完成度比我预期高很多了,但让她们俩挑这种全程特写的东西真的有点太难了。看一开始的credit才发现钟孟宏居然自己当自己的摄影指导。。厉害了。。。

  • 子辰 5小时前 :

    瞻前顾后匠气十足,塞那么多意象与符号生怕影评人或者观众不会给他做注解,中间挂那幅黑泽明的海报更是不知道他要干嘛。如何令拆解贾静雯发疯make sense而不是成为又一个特定语境下的“疯女人”、怎样借女儿的经历来表现生活的重压而不是令双向救赎变成塑料鸡汤,在这部备受赞誉的电影中都表现得平平无奇毫无层次,人物内因的设置更令我个人觉得厌烦。两位女主的表演都是精彩的,也只有这些了。

  • 卫立叶 5小时前 :

    好看,虽然影片其实说的是家庭关系母女关系,和疫情并无多大关联,但是却又是一个在疫情之下才会发生的故事,疫情作为一个契机,窗外的蓝色防水布,就像是脸上带着的蓝色口罩,电影的前半段的主要色调就是蓝绿色,更增添了惊悚和阴郁色彩,贴合影片中的精神疾病,思觉失调。后半段防水布拆掉,迎来了阳光,色调向暖色调转变,但没想到的是,瀑布除了幻听的声音以外,还有另外的含义,水坝泄洪。钟孟宏的选题一直都挺独特的。王净在里面好漂亮哦,长得好像徐璐,据说她为了更贴近高中生有点婴儿肥的感觉而故意增胖了。贾静雯不仅拿了金钟,现在又拿了金马,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尝试的题材和角色也更加多元。现在的华语片,还得是台湾。

  • 以美曼 0小时前 :

    很想要賈靜雯家裡掛的長幅《電車狂》海報,雖然這家人的屋裡出現這張海報完全不make sense,間接也顯示了鍾孟宏中產和文藝趣味過濫的問題(包括魏如萱的段落)。前半段沈悶和用力過猛有點難忍,後半段陳以文出現後還蠻喜歡的:家裡的蛇,結尾在電視中見到女兒那件「don’t sweat it」的t恤的處理都蠻好

  • 卫昊 9小时前 :

    曾经那么美的敏敏,竟然可以演出比灭绝师太还恐怖的妈妈,贾静雯的演技确实牛!这个表演感觉比与恶难多了!太复杂了。

  • 卫锦镞 1小时前 :

    你说它做作也好沉闷也罢,但在华语影坛还能这么风格独树一帜的也只有台湾电影了。后半部分要好于前半部分,有种突然要放晴又下起了暴雨的那种猝不及防。导演个人风格还需要更精更沉更深的历练才能达到某种大师级的水准,很多地方都过于刻板而失了纯粹和真诚。贾静雯的演技吧我觉得拿影后有点过誉了,可能也确实没有什么能竞争的对手了。

  • 堵子明 6小时前 :

    比预期中的钟孟宏作品生涩许多,很难说是疫情背景下的现实创作,更像是籍由疫情揭露出的生活真相,特别是中产阶级幻相以及随之而来的控制,就像用蓝幕遮挡的封闭空间。用“瀑布”的“下落”,和女儿T上印着的“don't sweat it (别担心)”,巧妙地“标记”了这样一对母女关系。并且运用了一些非常规构图,多次把人物放在画面底部1/3的位置。影片对于声音的运用让我联想到《记忆》,内在文本似乎也有相似之处。

  • 己怡宁 5小时前 :

    大概想再拍一部《阳光普照》那样的片子,但这《瀑布》强烈的鸡汤感比起上一部“阴影”的叙述实在差太远,要不是配乐不错实在听不下这堆破台词,陈以文说“出来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时我脑海里已经替他接出“把握时间,掌握方向”了。

  • 斋笑雯 7小时前 :

    要经历异常才能完成退阶,制作层面没毛病,不喜欢也不共情这种讲故事的方法。王静长了一张认知度不高版本的文淇脸。

  • 嘉安柏 4小时前 :

    即便是大家都吐槽,鸡汤,像电视剧,甚至照搬上一部作品阳光普照。

  • 心琪 4小时前 :

    作品质量蹭蹭往上走

  • 宗灿灿 4小时前 :

    越来越会拍,同时也不再追求那种尖锐的影调,可能是年龄的缘故?很少有人这么执着于去关注生活秩序的重建,钟孟宏的善意是对于人物的,也对于观众的。

  • 伦笑槐 1小时前 :

    本片仍然没有摆脱“做作”感,但这个故事内核足够好,情节铺展足够扎实,于是完全撑住了整个情绪表达。静水流深,后劲十分。赞。

  • 卫昱乔 3小时前 :

    把大家对新冠的恐惧,对失业的恐惧,对离婚的恐惧逐步放大,借由蓝色瀑“布”的笼罩,压抑与逼仄让观众感同身受,这是导演耍的心机,虽然不高明但是有效。个人是非常不喜欢影片的欲擒故纵、故弄玄虚,明明应该体现的是人文关怀,影片却呈现出奇情,十分浪费观众的共情。

  • 储胤雅 9小时前 :

    钟孟宏对于情绪细节的刻画一直很出色,被生活暴击的母女俩最后虽然淋成落汤鸡但终于平安归来。电影表达了不少理想化的善意,一个快速成长的女儿,一个好老板,一群善意的同事,一个仗义的中介,莫非钟导实在传递互助的正能量?anyway看着挺舒服的,还不乏有趣小段落,比如那个被打头的啰嗦阿伯。

  • 凡辰 5小时前 :

    人到中年,看什么电影都像杨德昌,步步惊心。20年前贾静雯就是我心中的女神,20年后还是。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