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苏联解体后那个“疯狂的九十年代”,在俄罗斯北方一座工业城市。主人公伊万是一名雅库特人(少数族裔),因为20多年前那场不光彩的茹侵阿富汗战争留下了脑震荡,现在是一家锅炉房里的工人。一位当地的黑道大佬是伊万从前的战友,常常利用锅炉房来毁尸灭迹,“没关系,他们都是一些坏人”,如此,他安慰伊万说。但直到有一天,当Skryabin的女儿因抢走了这位朋友女儿的男友而被送进锅炉时,伊万才开始醒悟。战争并没有结束。
  影片是一部极端残酷的暴力现实主义作品,可谓延续了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一贯大胆黑色的风格。他执导的《兄弟》、《畸零与色情》等片让主流媒体难以接受,克里姆林宫最喜欢的导演Nikita Mikhalkov(《毒太阳》)也曾出面攻击称《兄弟》的主人公“充满破坏欲”,“荼毒青少年的思想”。不过在2010年底俄国影评人们颁出的“白象”奖中,《火炉工》摘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四项大奖,成为最大赢家。

评论:

  • 浩骞 1小时前 :

    好看的,还挺法国的。不新鲜,但是在封闭空间内完成度蛮高,加上各种设计是有趣的(虽然我不喜欢这种色彩风格)。看到新冠我吓一跳。

  • 本静秀 7小时前 :

    改编自二战1943年西西里岛登陆战役,惊心动魄的欺敌战术,倒叙的电影叙事。真实事件背后的情报战也同样是好题材。虽然剧本中规中矩,部分不必要情节可以删减。

  • 濯易梦 5小时前 :

    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同样是战争中的文戏,比<至暗时刻>差了不止一个档次。比较亮眼的是演员的表现,几个主演都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但是一部片子的优秀与否不是演员能决定的,整部片看下来平庸两个字都要浮在屏幕上了,Not Intense at All,更不要说这种有严肃主线的剧情片里非要加上一段感情纠葛,而且占用的篇幅还非常之大。不管这段感情是否真有其事,它都不应该在此片中成为重点着墨的片段,过于浪漫化隐蔽行动的后果就是让观众完全紧张不起来,导致最后看到宣读行动成功的电报时情绪根本没有堆叠,一脸问号的看着他们瞎激动。

  • 钟凯泽 7小时前 :

    居然让我联想到了《华氏四五一度》。法国人好像总是很喜欢让故事发生在一个限定的空间内。影片再短些就好了。

  • 理鹏天 5小时前 :

    2.5。机器人恐惧症患者坚持看完就是胜利。

  • 星明知 6小时前 :

    一直在blahblahblah的说个不停,看的整个人都心浮气躁的,这都拍的什么鬼

  • 遇震博 9小时前 :

    披着谍战片的皮,讲着自己的故事。此片没有紧凑的剧情和紧张的配乐,反之用的是冷静的旁白,从一个作家的角度去剖析,属于非典型间谍片。可以,但以后还是不要这样拍了

  • 翁从雪 8小时前 :

    二战的短篇小说电影 故事情节本身的单调的确需要添加元素来丰富 丘吉尔戏份不多但很出彩 四人读信的一段最佳 一个虚构人物的信带出三个真人的感情

  • 母若山 3小时前 :

    二战故事迷!英国小幽默到处都是,拍标准照那里快笑死了。

  • 逄笑萍 7小时前 :

    冲着两代达西先生来的,结果这俩毫无火花……

  • 查雨彤 3小时前 :

    密室逃脱。“因为我们都是充满缺点的原创产物。”

  • 琛云 5小时前 :

    导演真是有才啊!冷嘲热讽幽默荒诞。法国人的文艺作品真是…连讲法语的机器人都那么哲。真是好看真是好看呀!带着观众在轻松氛围下探讨一些敏感一些深刻的话题,这是这部科幻喜剧的意义(◐‿◑)

  • 黎运杰 0小时前 :

    不如认真讲好这个谍战史的奇迹

  • 闵阳荣 7小时前 :

    5⃣️即使到了2022,谁能拒绝达西的表白呢

  • 烁泽 1小时前 :

    2.5。机器人恐惧症患者坚持看完就是胜利。

  • 阳安福 1小时前 :

    英国人真的太为自己的优雅而自豪,也只能他们能开出关于全面writer的玩笑。

  • 萱婷 5小时前 :

    热内的片子居然只有6.4分我真是迷惑了。本片延续了热内一贯的童真和撞色,真是科幻版的“童梦失魂夜”,现代哪个导演还能拍出这样的童趣科幻片。

  • 郦念露 7小时前 :

    "Humans will never be obsolete."

  • 美云 3小时前 :

    二战的短篇小说电影 故事情节本身的单调的确需要添加元素来丰富 丘吉尔戏份不多但很出彩 四人读信的一段最佳 一个虚构人物的信带出三个真人的感情

  • 甘傲冬 8小时前 :

    白瞎制作费用,以为能深化些什么主题,结果是我想多了。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