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波塞战争期间。雾色中,一队波斯尼亚士兵向塞尔维亚阵地接近,不幸天明时被对方发现,波斯尼亚士兵西基(Branko Djuric 饰)中弹滚入战壕,战友则全部牺牲。塞方派出新兵尼诺(Rene Bitorajac 饰)在一老兵带领下检视战场,老兵将弹式地雷塞入波方士兵尸体下面充作陷阱,找到了武器的西基突然出现,击毙老兵后将尼诺俘虏。不久“尸体”突然醒转,西基看着地雷上的战友无能为力,只好与尼诺二人在波塞阵地之间的无主地带请求帮助。联合国维和部队接到求助赶到现场,维和高层领导本着避免麻烦的原则拒绝施救,英国女记者珍妮获得这一消息后借媒体力量对维和指挥部施压。但是维和部队与媒体的介入,并没能扭转混乱战争中的又一悲剧事件。
  本片获200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等二十余项褒奖。

评论:

  • 雯冬 4小时前 :

    虽然也不算是很好的片子 但却是一部很能区分爱好者思维和学者思维的影片 院线电影难得值一次票价

  • 梓林 3小时前 :

    美术太棒了,怪不得是美术学院的作品。影像诗情画意,部分镜头有塔可夫斯基的味道,镜头设计得很好。色调就像一幅水墨画。成功的让影像引领叙事,北影节最后一场,终于看到以影像为主的电影了,怪不得是最佳影片。

  • 熊晗玥 8小时前 :

    7.5分,其中0.5分是鼓励分,毕竟也算是主旋律里的一股清流了,也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议题点。 说回电影,片子的视觉效果很好,声音效果也是。我很喜欢三个幻觉的处理,也是导演在艺术形式上留给观众的一种解读吧,就觉得这三个幻觉,尤其是后两个,扩大了电影的想象边界。 有一点遗憾的是电影在人物刻画上的着力确实稍弱了些,包括主角在内。就像导演在映后连线回答观众时所说的——云霄之上芸芸之下。这部电影既然聚焦具体的个体,就该把个体给刻画完整。 但一直到电影结束,我都未曾觉得剧情和形式融合得足够好。基本上除了觉得战争残酷以外(当然这是导演一直在表达和渲染的一点),就只顾着遗憾人物刻画的不足了。尤其是人物的立场,情绪以及选择的转变,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任何铺垫..。啊...好遗憾。

  • 蚁山兰 3小时前 :

    诗意战争片,影调风格独特,无论是方言还是地貌环境,都充斥着浓厚的江南人文墨客风格,叙事层面有些淡,可能是人物线有点多,看似有些集中但却有点散,一条线贯穿力度不要够,在本人看来没有过度的渲染情绪,影片回答的很克制,导演把个人情绪进行收敛,较为真实的还原了士兵个体面对战争与死亡的恐惧,在映衬之下,也在枪林弹雨的残酷之中表达了向死而生的执念。最后的血雨镜头很有感觉—我终于失去了我。

  • 运家 7小时前 :

    写了一篇长评,比较详细地阐述了为什么电影结尾完全扭转了我对电影的评价。

  • 辞梁 6小时前 :

    太暗了,观影体验极其不好。表达满天飞,真是飞到云霄之上了。我跟学院派中间有着一道巨大的鸿沟。最近进影院看的片都一言难尽,我这是造了什么孽!

  • 森德佑 8小时前 :

    老师做的,学生捧的,学院派自我标榜的影像,长镜头新山水流动感诗影像,隔雾观血,影调让人回想起看杉本博司拍自然博物馆的摄影策略,但完全不耐看(层次是虚浮的),伊万的童年/自己去看也没有对标的必要,只能和自己人或者上一辈的同类型比比,就当是一次阶段性胜利吧

  • 骑曼安 1小时前 :

    整体来说形式远远远远大于内容 水中戏 山洞煽动戏的调度还挺喜欢的

  • 许理群 0小时前 :

    大放异彩的点很多,技法渲出来的氛围极佳,深层的恐惧和动摇的信念用潮湿与窒息的调调透过荧幕传给观众再移情回人物。好几场的意识流拍法/剪法是名副其实的华彩[真的很难相信国内战争片能做到这样],水下几场/几个手部特写/最后的那场血雨属实赚足好感。关于“敌人”的塑造也能看出主创抛弃传统叙事的想法,他们可以不是人,他们是阴影,是昭示死亡和仇恨的东西。这显然不是聊个人英雄咋咋咋,而是战争对于人本身心智的摧残

  • 翟晓山 7小时前 :

    (PS:如果没有这个主题的框架和限制,或许会更好。但与此同时,也或许就拿不了这么多奖了吧哈哈。)

  • 驰辰 2小时前 :

    上升到诗电影显然是高抬了 但确是一部非典型战争片 美院团队用视觉的风格化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叙事的孱弱 如果说战争中的小人物视角司空见惯 为大局慷慨牺牲更是既定的主旋律走向 但其中从微观个体出发 对何谓战争何谓信仰何谓忠诚与背叛等宏观概念的粗砺触摸 虽浅尝辄止 但在国产战争片中能看到这份迟疑挣扎已属难得/水下和林中的两处超现实镜头有点意思

  • 琳心 2小时前 :

    干弟弟出演的电影,大家多多支持!4分给电影,1分亲友分!

  • 粟夏山 3小时前 :

    棱角分明,侧颜杀满分,尤其那凸出的喉结都是戏,男性荷尔蒙爆棚。

  • 潘听南 4小时前 :

    美中不足的是不知为何没有用演员的原音,对我而言声音设计有点喧宾夺主。剧情上也没有《一个与八个》那么具体,比如关于白匪战俘的描绘还可以更丰富,可能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的作品也不能太苛求剧情

  • 澄海秋 4小时前 :

    运用大量空镜头渲染气氛 尤其注意构图 很多镜头都有绘画的质感 对于战士的群像塑造可以说是成功的 作为一个“人” 他们在面对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生死时会有动摇 当然 最后任务的成功也是不令人意外的 结尾引人思考 P.S. 院线版一些镜头切换似乎有瑕玼

  • 欣洁 3小时前 :

    真正意义上的“灾难”片,所有的无脑文艺片元素堆砌在一起也无法掩饰叙事的失败,所谓的“诗意”不是调低饱和度就能建构起来的,无处不在的烟雾没有多大意义,只能说明剧组一氧化碳储量丰富。人物的塑造极其扁平,演技更是加重了人物突兀。配乐和方言更是无力吐槽。所谓48个小时的计划倒是如同合算证明一样迎合了当今时代的主题,意味着多了一分钟就会被赋“红”码,如果从这个角度解读,得个最佳影片倒也合适。

  • 青凯泽 6小时前 :

    到底要主旋律还是要人性?说了半天还是不知道所有人为什么而死。搞这么多的噱头,黑白、诗意、方言,最后其实就像后三十分钟的混音时序一样,错位了。其实也挺讽刺的,在黑白摄影里唯一明显的色彩就是红色,最后的血雨下得我十分尴尬,但细细一想主要还是尴尬在更宏大的背景而不是这场戏里

  • 菡彤 4小时前 :

    这部片子的战斗场面还是不错的,也足够残酷。形式确实很新颖,仔细看还是挺好看的

  • 楚冬灵 6小时前 :

    突破了主旋律电影的固有审美,给敢于“吃螃蟹”创作精神点赞。

  • 月寒 0小时前 :

    开头15分钟的节奏十分缓慢,伴随着昏暗的画面真是十分好睡,差点没绷住(旁边大哥睡了全程,点头点的像听课一样),电影开场想取'势',却丢失了'质',人物快速的出现搭配大片阴影的画面让角色无论从外形还是性格上都难以快速让观众记住,导演说想要着重电影语言的塑造,声音设计尚可,但是从镜头与调度来看泛善可陈,甚至略显单调。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