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卫博艺 2小时前 :

    开头精彩,导演明显更适合拍剧集,剪辑、摄影、音乐都太混乱和不节制了

  • 慈冬卉 1小时前 :

    汤姆希林。浓浓的破碎感,好适合演悲剧。好多画面像油画。很美

  • 彩惠 5小时前 :

    枯燥的内容却如此吸引人

  • 任冬梅 4小时前 :

    十几个一桌几个小时决定了了几百万人的生死。 在他们的位置应该早已将人数字化,物化了吧,所以我完全无法想象这种心境,但也更加警醒自己内心的恶,肯定比我想象的更大,如同我们以为自己不会犯罪,但实则我们没被放在那个环境。

  • 奈丽泽 9小时前 :

    法比安淹死了,淹死在社会的洪流,迷惑颠倒,颠倒迷惑

  • 夹谷采蓝 1小时前 :

    我在德累斯顿电话旁有烟蒂陪睡

  • 俊芃 9小时前 :

    #VIFF2021 拍得真不太行。开场三分钟长镜从现代穿越回90年前,喻示全球加速右转的当下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1931并无二异,各种娴熟运用的技法让人着迷。可后面却越来越泄气,镜头也变得平庸,所谓的“渐入佳境”无非就是叙事更主流,再无出彩之处。如果这个故事交给娄烨来拍,起码能短三分之一,也会更有厚重感。

  • 旷颖初 3小时前 :

    活着只是侥幸,死亡才是必然。

  • 初梦 5小时前 :

    开头精彩,导演明显更适合拍剧集,剪辑、摄影、音乐都太混乱和不节制了

  • 俞鸿德 0小时前 :

    万湖会议的会议纪要只有15页,但却决定了600万犹太人的命运。会议记录人阿道夫·艾希曼在二战后,逃到了阿根廷。当时的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指示,必须把艾希曼带回以色列公开审判,“活的最好,死的也行”。摩萨德局长带着11个人亲赴阿根廷,有惊无险地将艾希曼“绑架”回了以色列。在3000多页的案情记录面前,艾希曼被判处有罪并被处以绞刑,算是给“万湖会议”划上了一个句号。

  • 帝星 1小时前 :

    既然我们都是要死的,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死去也没什么不好。

  • 义芳苓 8小时前 :

    用前30分钟迷幻、荒诞、疯狂的视听还原30年代的德国,再用150分钟的传统叙事去塑造迷失于动荡年代中的青年一代;汤姆希林自身独特的气质很好的诠释了文青法比安身上的文艺气息 ★★★☆

  • 慧枫 5小时前 :

    我对你的感情是我自己的事,与你无关。

  • 受菁英 1小时前 :

    用七十年代的技法,讲三十年代的故事,一个人游荡的意识,旋转在已知是悲剧的历史。

  • 家蕴涵 6小时前 :

    十几个一桌几个小时决定了了几百万人的生死。 在他们的位置应该早已将人数字化,物化了吧,所以我完全无法想象这种心境,但也更加警醒自己内心的恶,肯定比我想象的更大,如同我们以为自己不会犯罪,但实则我们没被放在那个环境。

  • 何飞鸣 9小时前 :

    失去了工作,失去了爱人,失去了朋友。你问我,要去何方。

  • 寅锋 7小时前 :

    一堂历史课。在恶魔眼中,生命只不过是一页页PPT中的kpi而已

  • 卯慧颖 1小时前 :

    汤姆希林这是第几次扮演一个 二战前后的文艺反战青年?4比3加上复古的画质我明白导演是想更好的刻画年代感 但是这种做法我是不赞同的 太投机取巧了

  • 凡斌 3小时前 :

    某个译名是“不合时宜的人”,看到最后想起横道世之介。大时代下的一个小碎片。前半部分很容易吸引人,后半有些泄气但到结尾又给人一击。“学会游泳”。

  • 卞勇锐 0小时前 :

    这耗费了我一上午的时间,走向毁灭。活着是侥幸,死亡才是必然。我不知道自己在气什么,是气你若无其事的样子,还是气自己没有粉饰太平的能力。二战前夕,社会动荡,在崩坏的边缘,如果我们再见一面,那也许会是新的开始。我没有别的办法来帮助自己,我也不能在阳光下伸伸舌头。祝你一切都好,而我该去学好游泳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