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导演:傅清华 编剧:张宏基、蘇光勋 动作设计:颜玉龙 监制:蔡世贤 摄影:赖汶星 制片:李宝堂 录音: 邝护 剪接: 杨柏荣 服装: 杨毓华 化妆: 黄美华 副导演: 张宏基 配乐:周福良

评论:

  • 卫昊 6小时前 :

    画面特别惊艳,整体感觉恰到好处,算是战争题材片中的一支清流了

  • 南门曼雁 4小时前 :

    听了映后交流会,感觉整片拍摄过程就和电影的故事一样,被下达了一个不可逆的指令,最终的结局也必定是悲剧的。

  • 卫家奥 6小时前 :

    镜头虽美,但静态美更突出,缺了些影像的动态语言。可以说,这画面一半是极度好的、精致的,另一半却令人摸不着头脑。

  • 勤贞韵 9小时前 :

    资方是政府主要,制作是美院,故事是讲国共内战的,本质上是在反思战争,不是歌颂,影像很实验很有风格(长镜头,低饱和),总体是蛮好的,会被有些场面惊艳到,但整体看下来有些段落也有点沉闷,可能跟低照度和低饱和,缓慢移动的长镜头的节奏有关

  • 亥文姝 5小时前 :

    国美的美好尝试

  • 律德海 2小时前 :

  • 易紫杉 6小时前 :

    我觉得电影的基本还是要有一个好故事并把它讲好。

  • 合易云 1小时前 :

    生命和道义这样老生常谈的命题被很好地包裹到小故事大人物的叙事结构当中,无需大场面也能很好代入。

  • 寻冰珍 9小时前 :

    上升到诗电影显然是高抬了 但确是一部非典型战争片 美院团队用视觉的风格化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叙事的孱弱 如果说战争中的小人物视角司空见惯 为大局慷慨牺牲更是既定的主旋律走向 但其中从微观个体出发 对何谓战争何谓信仰何谓忠诚与背叛等宏观概念的粗砺触摸 虽浅尝辄止 但在国产战争片中能看到这份迟疑挣扎已属难得/水下和林中的两处超现实镜头有点意思

  • 卫文竹 8小时前 :

    对得起美院的称号,但对不起电影艺术,粗糙的舞台剧效果。。。

  • 庚宜然 0小时前 :

    5.5

  • 井涵畅 6小时前 :

    一致反映是政府看了会觉得不太满意,被骗钱了哈哈

  • 希和煦 9小时前 :

    【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天坛奖 最佳催眠片】纯看摄影和美术(虽然也没看出什么东西来)

  • 吉裕 7小时前 :

    【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天坛奖 最佳催眠片】纯看摄影和美术(虽然也没看出什么东西来)

  • 坚云泽 0小时前 :

    还是不错的,国美的作品,更注重电影的影像美学风格。有国画的“以远取象”的描摹,有着游动视点,散点透视的划动,对人性情节的感受,人物群像模糊象征意味,都是远远地高远观望,感受着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思考,更是去“政治化”的主旋律讴歌,让我想起第五代导演开山之作《一个和八个》。

  • 兰彭彭 8小时前 :

    但是这个b电影收个音全是电流声 表演生硬 故事催眠 视觉呈现不统一,导致最终成片的质量 影和兰心大剧院可甩它一百条街

  • 尹志新 2小时前 :

    不愧是美院出品,视觉效果真的很惊喜,干净整洁的深色调,或许静态摄影的功力更深一点吧。形式和风格会大于内容,也许是主旋律的叙事上很难突破了,用视觉和声音去强化真实感受,或许能争取多一点点表达的空间。疑惑的是,在映后分享会,创作者说想说一些心里话,观众也在表露对宏大叙事的厌恶,那么,这么多的主旋律作品是为了什么,好像一场表演。。。印象中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很创新的方式去讲这类故事,值得五星!真实的感受到人与自然的连接,有很多动物和自然环境元素,人的枪声和混乱在这些自然环境中显得很突兀,或许除了战乱和意识形态之外,还有生活、生命。虽然蛮喜欢这种探讨战争与人性的创作尝试,但还是怀疑这会不会又陷入一种新的混沌,反而否认了那些必不可少的伟大历史

  • 崔秋英 0小时前 :

    中途一度想要离场,看完以后不知道主角长啥样。毫无必要地全程使用黑白色调、昏暗灯光,剧本七零八落,人物无一立体。

  • 嵇泰清 2小时前 :

    5.5

  • 令海昌 3小时前 :

    220627深影86分钟版+云映后。开场的几个长镜头和调色令人印象深刻,确实也拍出了导演所言浙西南云雾感,蛇的镜头十分惊悚。但主题和人物塑造实在有点儿似新还旧,在个体意识和主旋律两头不到岸。散场出来在公交站听到一个小哥评价说这片技巧走写意叙事走写实(大意),深以为然。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